生鲜电商被业内称为电商的最后一片蓝海,2015年的交易量仅占整个农产品交易规模的1%,不管是巨头还是创业者,纷纷进入。在被称为中国生鲜电商元年的2012年有4000家生鲜电商,但其中仅1%实现了盈利,4%持平,88%亏损,剩下的7%是巨额亏损,生鲜电商简直成了资金黑洞。进入2016年,形势更不容乐观,随着美味七七倒闭、多点商城开启近50%规模的裁员、爱鲜蜂大面积“劝退”员工、天天果园大规模进行门店调整、本来生活关闭“本来便利店”、青年菜君做资产拆分等负面新闻接二连三被爆出,看上去很美好的线上生鲜电商却并没有做好。
与此同时,线下生鲜商店却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,门店数量不减反增,以常见的水果店为例,杭州、武汉、郑州等地均有新闻报道当地街头水果店越来越多的现象。其中不乏一些品牌连锁店,比如来自深圳的百果园,它从2010年起每年开200家店,到2016年7月,已经在全国各地开设了近1500家门店。
在这个言必称“互联网+”、动不动就“线上颠覆线下”的时代,生鲜行业这种一反常态的现象无疑给热情高涨的创业者、资本方倒了一盆冷水。当街头水果店遍地开花,消费者依然愿意选择进店购买的时候,生鲜电商们是时候该冷静反思一下了。
“成本高,盈利难”成生鲜电商行业的普遍现状
非标属性、冷链物流、最后一公里配送、获客成本高是导致生鲜电商整体成本高的四大主要因素。“成本高,盈利难”成生鲜电商行业的普遍现状。
中国是小农作业,产品标准和品质很难把控,加上生鲜品类本身的非标属性将直接导致总运营成本过高,和标准化商品不同,水果、蔬菜等生鲜非标商品,很多时候只能依靠人工逐一分拣挑选。没有标准化就意味着难以规模化,边际成本就没法下降。这也是传统电商难以快速复制到生鲜领域的根本原因。
其次,生鲜品类对于冷链要求非常高,而我国的实际状况是冷链基础建设相对落后,肉禽类尚不能做到百分之百,更不要说蔬果类,果蔬损耗率高达25%到30%。生鲜类产品本身的保质期都很短,并且不同的生鲜需要的冷库仓储条件也都不一样。大部分生鲜农产品都需要冷链配送,若借助于第三方,成本太高,且过程损耗不能保证,若自建冷链物流,又需要巨额的资本支撑,模式变得太重,成本太高,许多中小型生鲜电商根本玩不起。
最后一公里配送也是横亘在生鲜电商面前的一道坎。各大生鲜电商喊出的“全程冷链”,到最后的配送环节却成为了“冰块冷链”。出于成本考虑,部分配送站点甚至舍弃了加冰块保温的环节,直接使用泡沫箱在高温下配送冷鲜食品。这无疑拉低了用户的消费体验。尽管商家在产品源头、冷链运输过程中都把控得很好,但仍可能因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失去了用户的信赖。
另外,生鲜电商的获客成本高也是造成难以盈利的原因之一。线上电商不仅要跟线下商家竞争,花大量的钱补贴用户,培育用户消费习惯,还要面对同行的“烧钱大战”,烧钱补贴大战成了近年来中国互联网行业竞争的一个常态,生鲜电商也不例外,这种无奈或非理性的竞争最终拖垮了不少玩家,如果投资机构的钱没及时跟上,很可能造成创业公司的现金流断裂。
生鲜电商,或许只是想象中的美好
生鲜是高频刚需,确实如此,但这个“高频”行为转移到电商平台上可能只是电商们的过于自信,盲目乐观而已。目前生鲜的主要消费渠道仍是线下农贸市场、超市、社区店、地边摊等,目前的高频大多是靠补贴刺激出来的。一个消费者会从电商平台购买生鲜产品无非两个理由:性价比高、能节省时间。电商平台商品的价格对于线下实体店不一定有竞争力,由于成本更大,反而更高。对于品质的把控,线上电商也不见得做得更好。若是没有补贴,线上电商的性价比优势便很难持续。其次,节省消费者时间也只是针对部分时间观念较强的年轻人群。对于中国大多数中老年人来讲,每天逛超市买菜是他们晚年生活的一大乐趣,而这些中老年人是生鲜购买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对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居民以及农村居民来说,生鲜电商对他们的吸引力也可想而知。
不可否认,生鲜电商向社会传达了一种高品质的消费理念,也满足了部分消费者高品质、及时性的需求。生鲜电商市场潜力巨大,看上去很光鲜,或许只是想象中的美好,创业者一旦进入这个行业才发现坑不少,毕竟线上流量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,整体成本居高导致盈利困难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。相比而言,传统的线下商家经过多年摸索,线下供应链形成了壁垒,且很多已经探寻出成熟稳定的盈利模式,通过门店复制迅速在全国占领市场。
(来源:亿欧网)